杧果(漆树科杧果属植物)

简介

杧果,漆树科杧果属植物常绿大乔木植物,茎干较细,深绿色,呈圆柱形;叶子较大,为披针形,油绿而芳;花朵呈圆锥状,花小而多,红色或黄色;果实较大,表皮橘红色,表面光滑无毛;花期1—6月;果期3—9月。杧果又叫芒果,最早记载于《岭南采药录》中:“芒果味酸、甘,性凉。”

杧果原产于印度及马来西亚,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地有栽培,多生长于山坡,河谷或旷野的林中。杧果是喜光树种,要求有充分的光照,抗风力较弱,对土壤要求亦较严格,适生于土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疏松砂壤土或壤土。杧果的繁殖方法包括播种繁殖和嫁接繁殖,播种繁殖周期长,多采用嫁接繁殖。

据《福建药物志》记载,杧果有生津止渴、益胃止呕、利尿止晕的功效,主治对口疮、多发性疣,急性肝炎、坏斗病、脚气病、便秘、小便不利等疾病。杧果为南方著名佳果,有“热带果王”之称,味香甜,汁多可口,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A最丰富。岑潋的《芒果》诗曰:“若论香味颇堪珍,草木南方古未闻。落实已非无患子,虚花须惊妄谈人。”表达了杧果色香俱全的特性。

中文名杧果木兰纲
外文名Mango无患子目
别名芒果/莽果/檬果/马蒙漆树科
植物界果期3月至9月
被子植物门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亚热带至热带地区

植物学史

杧果的名字来源于印度南部的泰米乐语。野杧果树的果实不能食用,印度人最先发现这种树,并栽培成可吃的杧果,还用它来遮蔽热带的骄阳,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最早是从印度引入,已有1300余年。

据一些统计数据来看,印度的确是世界上最大的杧果种植地,其杧果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杧果总产量的一半。全世界1000多个杧果品种,在印度可以找到绝大部分。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茎干较细,高10-2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无毛。叶薄革质,常集生枝顶,叶形和大小变化较大,通常为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30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长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皱波状,无毛,叶面略具光泽,侧脉20-25对,斜升,两面突起,网脉不显,叶柄长2-6厘米,上面具槽,基部膨大,深绿色。

圆锥花序长20-35厘米,多花密集,被灰黄色微柔毛,分枝开展,最基部分枝长6-15厘米;苞片披针形,长约1.5毫米,被微柔毛;花小而多,杂性,黄色或淡黄色;花梗长1.5-3毫米,具节;萼片卵状披针形,长2.5-3毫米,宽约1.5毫米,渐尖,外面被微柔毛,边缘具细睫毛;花瓣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4毫米,宽约1.5毫米,无毛,里面具3-5条棕褐色突起的脉纹,开花时外卷;花盘膨大,肉质,5浅裂;雄蕊仅1个发育,长约2.5毫米,花药卵圆形,不育雄蕊3-4,具极短的花丝和疣状花药原基或缺;子房斜卵形,径约1.5毫米,无毛,花柱近顶生,长约2.5毫米。核果大,肾形(栽培品种其形状和大小变化极大),压扁,长5-10厘米,宽3-4.5厘米,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肥厚,鲜黄色,味甜,果核坚硬。

分布地区

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印度、孟加拉、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在中国海南、云南南部、福建、广东、台湾、四川、广西南部及西南部等地有栽培。

全世界大约87个国家有杧果栽培。从地理位置上看,北自中国四川南部,南至美洲南部,横跨南北纬30°以内的地区都有杧果栽培,其中以亚洲杧果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约占全世界产量的80%,主产国有印度、泰国、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其次为美洲,产量约占全世界的15.2%。非洲约占6.3%。

中国海南全省都有杧果种植,其中以东方、昌江、乐东、琼中等地栽培最多;广东省除粤北山区外,其余各地都有杧果种植,而主产区集中在湛江、茂名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广西杧果主要产区集中在百色、钦州、南宁、玉林及柳州的南部等地区;云南省杧果主要分布在红河、思茅、玉溪、西双版纳等地;福建省杧果主要产区集中在安溪、莆田、福州等地;四川省杧果主要分布在攀枝花市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东、会理、宁南县等地;台湾省杧果主要分布在台湾的东南部地区和台南一带的大内、左营、新化、玉井等地。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00-1350米的山坡,河谷或旷野的林中。杧果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常见的水果之一,适生于年平均气温22℃以上的地区,不耐低温。年降水量约800-1600毫米,分布较集中。喜光树种,要求有充分的光照。抗风力较弱,对土壤要求亦较严格,适生于土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疏松砂壤土或壤土。

温度杧果树起源于热带,有喜温畏寒的特性,一般年平均温度21℃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5℃,终年无霜的地方较适宜栽培杧果。杧果营养器官对气温适应性广,在平均气温20-30℃时生长良好,18℃以下时生长缓慢,10℃以下时停止生长,当气温低于3℃时幼苗受害,至0℃时会严重受害,气温低至-2℃以下时,叶片以致侧枝会冻死,至-5℃时,幼龄结果树的主干也会冻死。温度影响杧果花芽分化的数量、质量和进程。一般来说,低温干旱(月平均温度16.5℃,月降雨量小于或等于50毫米)、或高温干旱(月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20℃,月降雨量小于或等于50毫米),有利于花芽分化。但花芽分化后气温较低时,花序发育缓慢,有利于雄花形成。气温升高能缩短花序发育时间,并提高两性花形成比率,但气温骤然升高,易萌发混合花序,使刚开始分化的花芽又转向枝叶生长。在丰亡果花期和幼果生长期温度高,降雨量不太多时,则丰产而优质。如果花期遇低温多雨,会影响昆虫活动,妨碍授粉受精和影响幼胚生长发育,无胚果比率高,果小而低产。遇较长时间低温阴雨,花穗会霉烂,往往造成失收。
水分杧果是一种根深的果树,比较耐旱,特别是花芽分化期更需要适当干旱,但是,杧果开花,果实生长发育及营养生长则需要充足的土壤水分,严重的土壤干旱会抑制营养生长,间接地影响花芽分化。而在花芽分化临界期适当干旱,有利于枝梢停止生长和花芽分化。杧果果实生长发育期需要水分。果实膨大期如天气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植株会因缺水造成大量落果。在生产上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及时灌水,减少落果。果实发育后期,骤然降雨会导致裂果,成熟期雨多会诱发炭疽病和影响果实外观和品质。杧果幼苗阶段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如水分供应不足,则抽梢次数少。但抽发新梢时湿度过大,会引起病虫害。
光照杧果是喜温好光果树,在光照充足的地区或年份,花芽分化期早,有利于授粉受精和果实生长发育。光照不足条件下,病虫害多,光合作用差,营养积累少,花芽分化迟。幼龄丰亡果园,投产期因树冠较小,果园透光性好,树冠各个方向的光照时间差异不大。因此,植株开花结果无明显的方向差异;成龄杧果园,树冠的西、南方向光照强,花芽分化早,东、北向光照较西、南向弱,花芽分化较迟,开花时间也较晚。
土壤杧果对土壤要求不严,砂质土、黏质土都可种植杧果,但渍水、瘦薄及碱性土、石砾土不宜种植。而图层深厚2-2.5米、pH5.5-7.5、地下水位在2-3米以下微酸性至中性的壤土至砂壤土,排水良好、渗透性和供水力强,最适宜种植杧果。
风力果树体高大,大风或台风会折断枝条,整株被刮断或刮倒。杧果果实较大,果柄较脆,大风会造成严重的落果或果皮损伤,影响果实外观,降低商品果率。杧果树适宜微风常吹、空气流通、空气湿度较低的开阔地带生长。因此,选用适当的株行距,有利通风透光,并要对成龄杧果树强迫矮化,控制树体高度,以利于提高抗风能力。如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对1988年种植的5.5公顷杧果园,采取重剪,强迫树体矮化,使10龄杧果树,树体平均高度不超过3米,从而提高了抗风能力。1996年9月9日,15号强台风袭击该所,最大风力已超过12级,经过矮化处理的4000多株杧果树,断倒率只1%,平均风害级别只0.47级。第二年就能恢复生产。

主要品种

杧果品种、品系很多,全世界约有1000多个品种,而中国各地优良品种约有70余个。

根据花中有无花盘将杧果分成两部分,即印度组系和印支组系,共有41种,其中可食用的有15种,几乎所有食用杧果品种都属于印度次大陆的杧果这个种。此外,中国野生类型有几个种,如桃叶杧果、冬杧果等。杧果栽培历史悠久,所形成品种、品系很多,在众多的杧果品种中,从果皮色泽看,有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紫红色的;从果实形态看,有圆果型、长果型等;从果实成熟期看,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种;从胚性特点看,有单胚和多胚两种;按生态分类,可分为印度品种群、印度支那品种群、印度尼西亚品种群和菲律宾品种群。

由于杧果的国家间及地区间频繁引种,各地的品种处于不断的交流交换过程中,主栽品种也逐渐在调整和变化。如中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各地主栽泰国柱(又名青皮杧)、蜜杧、金钱杧、鹰嘴杧(Golek,引自印度尼西亚),到20世纪90年代便主要栽种象牙杧、红皮杧、紫花杧等。各地通过广泛的引种和试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品种,满足市场的需要。

•世界主要品种

阿方索尼龙达谢哈里班根帕里
费兹利班加罗拉兰格拉穆尔古阿
派里马利卡吕宋杧青皮杧
白象牙杧白玉杧留香芒马切苏
斯里兰卡肯辛顿海顿爱文
凯特肯特吉尔里本斯
汤米·阿特琼斯文帝克

•中国栽培主要品种

品种特征
尼龙原产于印度南部马德拉斯邦。中国杧产区都有种植。果实成熟期6月下旬至9月上旬,因成熟期已届立秋,故名秋杧。果实斜卵圆形,平均单果重250-300克,最大650克。果皮粗糙,易感煤烟病及炭疽病,致使果皮变黑,外观较差。成熟果皮青绿,经后熟变黄色。肉质细滑,橙黄色,纤维极少,味甜,略有椰乳香气,并带有松香味。品质中上。单胚。丰产性能较好,种5-6年就能丰产,平均株产20-40千克。果实外观较差,售价低。近年来海南省已逐年以优良品种高接换冠。
达谢哈里又称鸡蛋杧或椰香杧。原产印度。中国海南、广东、台湾等省均有种植。果实卵形,较小,近似鸡蛋,平均单果重170克。成熟时果皮黄色或青黄色。果肉橙黄色,质地致密,味甜,有椰香味,风味极佳,纤维少,品质上等。果实耐贮运。树势强,树冠大,适应性较强。因风味好,品质优良,所以市场销价要比一般品种高。但该品种对光照敏感。在多雨地区隔年结果现象较严重,在干旱、光照充足地区结果较好。
吕宋杧原产于菲律宾。中国引种较早。1938年由香港引入湛江。在中国又叫蜜杧、金钱杧。果实长卵形,先端较尖,平均单果重200-250克,最大可达350克。果实成熟时果皮鲜黄色或深黄色。果皮光滑。果肉橙黄色,肉质细滑,纤维极少,甜酸适度,可溶性固形物为16-17%。品质上乘。核小而薄、多胚,可食部分占70%。果实较抗炭疽病。树势健壮,树形开张。果实成熟期在海南、湛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广西南宁为7月中下旬。大小年结果较明显,在春季干旱地区结果较好。
青皮杧又叫泰国白花杧。原产于泰国。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均有少量种植,其中以海南种植较多。果实肾形或长椭圆形,有明显腹沟。成熟果皮为青黄色或暗绿色,故名青皮杧。平均单果重200-250克,向阳面果肩有红晕。果肉淡黄色至奶黄色,质地柔滑、多汁,味甜清香,纤维极少,可溶性固形物为17-24%,可食部分占70%。果皮薄,多胚。树干分枝较直立,形成长椭圆形或长卵形树冠。果实成熟期,在海南5月上中旬至6月上中旬,在广西南宁7月中下旬,在云南西双版纳7月中旬。在春季于旱地区一般能年年结果。在春季阴雨天较多地区产量不稳。
白象牙杧原产于泰国和马来半岛,20世纪30年代引入海南,现已成为海南省主栽品种之一。果实长略似象牙,顶端略呈钩状,平均单果重300-400克。果皮乳白至奶黄色,外观引人注目。果肉奶黄色,味清甜,无纤维,品质上乘,较耐贮运。植株高大枝条粗壮,10龄树最高产单株可达60-65千克。裂果较多,因树体高大,抗风性较差。
白玉杧20世纪30年代从马来西亚引入中国海南文昌,故又叫文昌白玉杧,是海南主栽品种之一。果实长椭圆形,比白象牙短,品质和白象牙近似。果腹凸,果顶略尖,成熟时果皮浅黄色。果肉乳黄色,嫩滑,味清甜,纤维少,品质上乘。较高产、稳产。
留香杧原产于斯里兰卡。20世纪60年代,先后从新加坡和斯里兰卡引入海南。果实成熟期5-6月,果皮黄绿色至浅黄色。果肉橙黄色,味甜芳香,多汁,纤维少,鲜食品质较好。产量中等,是海南省主栽品种之一。
马切苏原产缅甸。1961年引入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果实长椭圆形,有明显腹沟,果嘴突出明显。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270克。果皮黄色,果肉橙黄色,纤维较少,品质中等,是云南省主栽品种之一。树势较强,丰产、稳产,晚熟。
爱文杧是美国佛罗里达州1945年从印度第三代里本斯实生树中选出的品种。果实长卵形,平均单果重340克。果皮鲜红美观。果肉橙黄色,无纤维,香甜软滑而多汁,品质好。据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测定的结果,各项指标均优于两广主栽品种紫花杧,可食率为87.1%,可溶性固形物为16%,总糖为14.7%,总酸为0.16%(以柠檬酸计)。植株较矮小,花期早,如果花期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会结无胚果,果实小,产量低。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采取延迟花期技术处理后,可使花期延迟至3、4月份,避过不良天气的影响,提高了产量。平均单果重350-650克,平均株产40千克左右。该品种是台湾省主栽品种之一,海南、湛江近年也有少量种植。
吉尔吉尔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于1937年从海顿实生后代中选出的品种。1984年,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澳大利亚引进,根据试验编号命名为红杧6号。果近圆形,果皮紫红色至红色,果肉深黄色,多汁,纤维中等,平均单果重250-500克,可食部分占82.3%,可溶性固形物为15.8%,总糖13.8%,香味浓郁,含酸量少。味甜,品质好。较丰产、稳产。在粤西地区果实成熟期为8月上旬至中旬,是晚熟品种。该品种果实生长后期易感炭疽病。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均有种植。
粤西壹号杧该品种是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吕宋杧实生群体中选出的品种,是广东省主栽品种之一。海南、云南、广西、四川等省(自治区)也有少量种植。果实长卵形,果顶较尖,果皮光滑,成熟后果皮青黄或黄色,外观和吕宋杧
相似。平均单果重150克,最大300克。果肉深黄色,嫩滑多汁,纤维中等,可食部分为64-72%,可溶性固形物为17%,总糖为15.8%,总酸(以柠檬酸计)为0.28%,味甜而清香,品质优良,较高产、稳产。成龄树每亩产量可达1000千克左右。果柄较细,抗风性较差,但因果实成熟期较早,在粤西地区6月中、下旬成熟,一般能避过台风的影响。
紫花杧紫花杧是由原广西农学院从泰国丰亡的实生后代中选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自治区)。果实呈斜长椭圆形,两端尖。果皮灰绿色,向阳面淡红黄色,经过后熟转深黄色。果皮蜡粉较厚,果肉橙黄色,纤维极少,果汁较多,肉质细嫩坚实,可食部分为64-73%,可溶性固形物为13-15%,含糖量为12%,含酸量为0.09-0.65%,品质中等。果实外观美,耐贮运。果实成熟期,在海南7月上旬,在广东、广西7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量较高,6年生树每亩产量2 093千克。由于果实含酸量高、口感差,市场销价低。近年来该品种植株经过台风摇动后,会引起严重的流胶病,致使枝条枯死。采果前落果较严重。
桂香杧桂香杧是原广西农学院以秋杧和鹰嘴杧杂交选育出的品种。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15-360克。果皮淡绿。经贮藏后转为黄绿或暗黄色。果肉橙黄色,纤维极少,肉质细嫩多汁,充分成熟后香气浓郁,可食部分占69%,可溶性固形物为14-17.5%,含糖量为11.5-16.2%,含酸量0.08-0.56%,品质一般。果实成熟期在海南7月上中旬,在广东、广西7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量较高,经品比试验,七年生平均每亩产894.8千克。果实不耐贮运。
桂热杧拾号桂热杧10号是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黄象牙实生变异单株选出的品系,为广西主栽品种之一。果实长椭圆形,果嘴有明显的指状突出,平均单果重433克。果皮黄色,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嫩,纤维极少,多汁。可溶性固形物为19-22.9%,可食部分占72%,味甜,鲜食品质优良。采果后需经催熟处理,否则容易出现果实成熟不均匀。南宁地区果实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是个晚熟品种。
台农壹号台农1号是台湾省农试所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选出的品种,主要分布在台湾省。海南、广东近年已引种。果实较小,扁卵形,平均单果重221克。果皮橘黄色,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嫩,多汁,纤维极少,含糖量20.3%,甜度高,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为20%,品质优良。果实抗炭疽病,耐贮运。树冠较矮,节间短,抗风力较强。因果实外观美、品质优良,商品性强,市场销价比一般品种高。因此,海南杧果产区东方、昌江、乐东等地都有计划地将前期种植低产、劣质的品种以台农1号换冠。
三年杧又称金杧。原产于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栽培较多,是云南省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树势中等,树冠圆头形,树形紧凑。果实斜长卵形,中等偏小,平均单果重200克,味甜而微酸,汁多,香味浓,纤维较多,品质一般。在云
南、广西、四川等地都表现较高产。
攀西红杧攀西红杧是四川省攀枝花市从吕宋杧实生群体中选出的品种。果实长卵形,果顶较尖。果实底色为黄色,盖色为紫红色,平均单果重154-200克,最大可达300克。果肉橙黄色,可食部分占68-70%,可溶性固形物为24.8%,总糖为22.7%,品质优良。在四川果实成熟期为7月中旬。
金煌杧金煌杧是台湾省黄金煌先生选出的品种。果实特大,长球形,果顶突出稍弯曲,肉厚、核扁小。平均单果重1200克,最重可达2.4千克。成熟时果皮橙黄色,果肉橙黄色,味甜,纤维极少,可溶性固形物为16.6%,品质上乘。树势强,树冠高大。果实成熟期在粤西地区为7月中、下旬。

繁殖方法

杧果苗木的繁殖可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投产迟,植株变异大,只在选种中应用。生产上都用嫁接苗种植,用实生苗作砧木,用阶段发育成熟的优良品种枝条作接穗。嫁接繁殖包括培育砧木苗,嫁接等环节。

•播种

采种在中国海南一般2月前后开花,5月前后果实成熟,但在广东湛江等地区,果期常延至7月,当果实由绿色转为淡绿色时即可采收,需要实生繁殖的要到充分成熟时采收,采下后选果实整齐、肥大、无病虫害、皮光滑并具光泽、果肉味香甜和纤维少的果实。一般出种率13-15%,种子干粒重13026-14756克。
种子处理种子不耐贮藏,应于剥离果肉后即行播种,成活率较高。播种前应进行处理,用竹刀刮净种皮上所附着的果肉,置水中洗净甜味,放通风处阴干后播种。为了加速种子萌发,还可用干净的细河沙进行层积催芽,并经常注意保湿和通风。或将种子剥去种皮后播种,则发芽快且整齐,但要注意排水和土壤消毒,以免种子霉烂。
播种方法圃地宜选向南、肥沃、排灌便利的砂壤土或壤土,采用条播法播种,条沟距10厘米,深4-5厘米,将剥去种皮的种子按4厘米的等距排列后,覆土1-2厘米,床面用遮光网搭荫棚遮光,以保持床面湿润,早晚淋水,7天左右开始发芽,发芽时间延续10天左右,发芽整齐后及时揭去荫棚进行炼苗,当幼苗长出2对真叶,真叶转青后就可移入营养杯中培育,经过2-3个月的精心管理,苗高30-50厘米时就可出圃定植。作为嫁接砧木用的则要移入口径15厘米,高25-30厘米的大营养杯中培育,翌年春季末期当苗高80-100厘米。基茎粗1-1.2厘米以上就可进行嫁接。

•压条

一般在3-4月间,即新梢萌芽最盛,并易于剥皮时,取2年生直径1-2厘米的枝条,行环状剥皮,然后以腐殖土包埋,约60日即发根,成活率达95-100%。

•嫁接

主要采用芽接法。芽接期以5-6月最好,秋季亦可进行。接穗用当年生枝条,砧木用1年生幼苗,接后约40-50天即可成活,一般由实生苗至芽接成活后的苗木定植,需经过1年的时间。

栽培技术

•选地

杧果可种在坡地,也可种在平地。坡地果园坡度要小于25°,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水源充足;平地果园要选择在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地势较开阔的地方建园。

•选种

品种选择是杧果生产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品种的特性及市场销路等确定主栽品种。一个果园可主栽1-3个品种。如在粤西地区台风出现比较频繁,应种早熟品种为主,避过台风的影响,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种植

多在春秋两季进行。营养袋育的苗,伤根少,一般来说可随时种植,但是仍以春秋两季种植较好。种植密度视品种、地势、土壤状况而定。树冠大的品种应疏植,树冠矮小的品种可适当密植。一般以每亩种42-56株。定植方法是挖穴深宽80厘米左右,要求在定植前半年挖好。经暴晒风化后施有机肥15-25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与表土充分混合后回穴。种植前,先将植穴土墩挖开一个30-40厘米的穴,将袋苗轻放入穴内,除去塑料袋,分层盖回表土,轻轻压实。苗的根茎交界处高出地面2厘米为准,再盖上一层松土,并将土堆成内低外高,形成窝状以便淋水。然后,用草覆盖树盘,淋足定根水。随时检查,如有死苗及时补植。

病虫防治

•病害

杧果病害主要以白粉病、炭疽病和流胶病为主。杧果病害的防治中,需要坚持预防为主以及综合治理的原则,提倡采用农业、生物以及物理方法进行防治,保证杧果能够健康的生长。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是加强对果园的管理,创造出杧果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冬季加强对果园的清理工作,把一些枯枝以及病虫害影响的树枝进行集中烧毁,彻底切断病源,保证来年的杧果能够健康生长。
生物防治在保护果园方面,生物防治能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是选择矿物源、植物源的农药进行喷洒;第二是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进行防治;第三是在杧果生长的季节中,不能大量使用昆虫剂进行防治,从而使得杧果能够在天然的环境下进行生长,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杧果的外形美观,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应对病虫害。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在保护果园方面也至关重要,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及时套袋护果,防止病害侵染果实。注意袋口折叠要利于导流,捆扎紧密,防止雨水进入袋内。及时锯除枯死大枝,并用波尔多浆涂封锯口,避免病害传播。使用诱虫灯诱杀夜间活动的害虫等,避免害虫危害伤口或蜜露为病害创造条件。

•虫害

杧果虫害以蓟马、小食蝇、叶象甲雌虫为主。蓟马主要以取食杧果嫩枝、嫩芽以及幼果及花为主,严重影响杧果嫩叶和幼果的发育,导致杧果减产。防治方法主要以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为主,加强果园管理,收果后及时修剪,使果园内果树抽梢一致,利于防治或在杧果抽梢、花穗、幼果期,结合其他虫害防治,用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杧果小食蝇主要危害即将成熟的果实,导致落果减产。采前30-35天套袋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或在果实发育后每隔10天喷90%敌百虫或800倍液除虫菌,收获前15天停止喷施。切叶象甲雌虫会产卵于嫩叶上,主要以幼虫为害杧果嫩叶,导致叶片生长不良,虫害发生时,应在叶片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处将叶片剪短处理。

天牛、蚜虫、新梢钻心虫等。天牛蛀食树干,易引起树干风折,可用破布、棉花等蘸滴50%敌敌畏乳剂放入虫孔。再以泥土封闭,毒杀幼虫。蚜虫危害新梢,导致烟煤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柱果产量和品质,可用50%马拉硫磷乳剂,稀释2000倍喷洒。新梢钻心虫为害也很严重,应在新梢1-2厘米长时喷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杧果有“热带果王”之称,味香甜,汁多可口,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钾最丰富,含糖量为11-12%,可溶性固形物为15-20%。
经济价值成熟果可用作缓下剂和利尿剂,果实隃供鲜食外,可做蜜饯、果干罐头,未熟果可制果酱、果醋、腌渍品、酿酒、制粉等,种仁可做杀虫剂及收敛剂,核可供药用和染料用,花可入药和食用,亦为主要蜜源植物。木材暗褐色,稍坚重,致密,韧性强,耐海水,加工易,适于舟车、器具、细木工等用。叶和树皮可提黄色染料;树皮含单宁16-20%,果核含单宁8-9%,干花含单宁15%,均可提制栲胶。
观赏价值树冠球形,常绿,郁闭度大,为热带良好的庭园和行道树种。
药用价值据《福建药物志》记载,杧果有生津止渴、益胃止呕、利尿止晕的功效,主治对口疮、多发性疣,急性肝炎、坏斗病、脚气病、便秘、小便不利等疾病。

化学成分

果实含有糖类(蔗糖、葡萄糖、果糖、葡聚糖、阿聚糖、聚半乳糖醛酸)、三萜酸(芒果酮酸、异芒果醇酸、阿波酮酸、阿波醇酸等)、多酚类化合物(如没食子酸、间双没食子酸、没食子鞣质、槲皮素、异槲皮苷、芒果苷、并没食子酸等),并含多种类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约占60%),其他尚有胡蝶梅黄素、维生素B1、核黄素、叶酸等。

植物文化

•传说

据传说,当时有个虔诚的信徒曾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他在树荫下休息。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里都能见到杧果树的叶、花和果的图案。印度教徒认为杧果花的五瓣代表爱神卡马德瓦的五支箭,用杧果来供奉女神萨拉斯瓦蒂。1556-1605年期间,莫卧儿帝王阿克巴在德里附近有一个十万株芒果树的果园,在当时是世界罕见的。人们一致认为,第一个把杧果介绍到印度国以外的人是中国唐朝高僧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有“庵波罗果,见珍于世”这样的记载。而后传入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再传到了地中海沿岸国家。直到18世纪后才陆续传到巴西、西印度群岛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

•诗词

岑潋的《芒果》诗曰:“若论香味颇堪珍,草木南方古未闻。落实已非无患子,虚花须惊妄谈人。”表达了杧果色香俱全的特性。

•文化

在印度,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宗教信仰者,都认为杧果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把杧果的花朵称为“春天的灵魂”。在印度的很多寺庙里,都栽种着高大的杧果树。在杧果成熟的季节,寺庙里的僧侣会挑选品相和品质俱佳的杧果,来供奉神灵。

印度人认为杧果象征着吉祥,所以在他们的婚礼中,喜欢用杧果树的树枝和树叶搭建通往婚礼大棚的通道。如果有人在婚礼上不用杧果树做装饰,会被印度人视作不吉利,他们会认为结婚的新人婚姻不够圆满,以后的生活也不会幸福。而对于一些虔诚的宗教信徒来说,他们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用杧果枝叶接来清水,淋洒在神龛附近。这是为了表示对神的敬意,同时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虔诚。

随着印度人将杧果文化推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上了杧果这种水果。据说,在印度独立后,他们国家的领导人喜欢杧果外交,也就是同别国政要交往时,喜欢把杧果当作礼物来赠送。也因为如此,印度的“杧果文化”才会蜚声海外,广泛流传。

•县树

2022年7月29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华坪县人民政府关于重新提请命名县花和县树的议案》及说明,会议决定命名:芒果树为县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呆小帽百科 » 杧果(漆树科杧果属植物)
分享到:
赞(1)

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