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火卫一呈土豆形状,一日围绕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离约9378公里。 它是火星的两颗卫星中较大也是离火星较近的一颗。火卫一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也是太阳系中所有的卫星与其主星的距离中最短的,从火星表面算起只有6000千米。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小的卫星之一。
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围绕火星运动,轨道距火星中心约9400km,也就是距离火星表面6000km。火卫一到其母星的距离比其他已知行星的卫星都要近。火卫一是太阳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体之一火卫一上有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叫斯蒂克尼撞击坑。由于轨道离火星很近,火卫一的转动快于火星的自转。因此从火星表面看火卫一从西边升起,在4小时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划过天空在东边落山。由于轨道周期短以及潮汐力的作用火卫一的轨道半径在逐渐变小,最终它将撞到火星表面,或者破碎形成火星环。
中文名 | 火卫一 | 半长轴 | 9376km |
外文名 | Phobos | 离心率 | 0.0151 |
别名 | 福波斯 | 公转周期 | 7小时39.2分钟 |
分类 | 卫星 | 轨道倾角 | 1.075 度 |
发现时间 | 1877年 | 近心点 | 9234km |
质量 | 1.0659✕1016kg | 远心点 | 9518km |
平均密度 | 1.872g/m³ | 赤道周长 | 69.7km |
直径 | 约22.2km | 体积 | 5729km3 |
表面温度 | 约233K | 表面积 | 1,548.30km2 |
逃逸速度 | 41km/h | 表面积 | 0.0057m/s2 |
视星等 | 10.4-13.8之间 | 轨道周长 | 58,907.79km |
自转周期 | 7小时39.2分钟 | 平均轨道速度 | 7696.7km/h |

▌轨道特征
火卫一的环绕运动半径小于同步运行轨道半径,因此它的运行速度快,通常每天有两次西升东落的过程由于它离火星表面过近,在火星上,纬度高于70.5°的地方,火卫一就位于地平线以下了。据推断,由于它的运行轨道小于同步运行的轨道,所以潮汐力正不断地使它的轨道越变越小(最近的统计数字表明,它正以每世纪2米的速度在减小)。所以,据估计大约4000万年后,火卫一不是撞向火星,便是分解而成为光环(这同月亮的升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似)。
▌星体组成
火卫一和火卫二可能像C型小行星一样是由富含碳的岩石组成的。但它们不可能是由纯岩石组成的,因为它们的密度太低了。它们很可能是由岩石与冰的混合物组成的,并且它们都有很深的地壳坑。
前苏联的探测器火卫一2号探测到一种从Phobos上逃逸出的微弱但又持久的气体。可惜的是,Phobos 2号在探测出这气体的组成成份之前便无法工作了,水或许是最有可能的组成部分。
▌表面地形
Phobos上最显著的地形特色是一个名为Stickney的大坑,这是前面所提到的Hall的妻子的名字。就像土卫一的环形山赫歇耳(Herschel)一样(尺寸较小)。Stickney必然曾经具有过破坏火卫一的作用,现在火卫一表面上的一些大沟和条纹层脉极有可能是由于Stickney的影响而造成的。
▌未来的毁灭
火卫一的周期短于一个火星日,由于潮汐减速,火卫一的半径正以每个世纪20米(每年20厘米)的速度逐渐减小。估计在一千一百万年后,它将撞上火星表面,或者很有可能成为火星环。假定火卫一的形状不规则,是一堆石头(特别的摩尔-库伦体),计算表明,目前火卫一对于潮汐力还是稳定的。但如果轨道半径下降略大于2000千米,即下降到7100千米左右,估计火卫一就将越过刚体洛希极限。更新的计算说明,破碎的时间大约为距今760万年的未来。在这个距离上,火卫一可能将破碎形成一个环系统,这个环将继续缓慢地向着火星回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