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王国(沙特)

简介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称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 225 万平方公里。其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首都为利雅得。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为国家宗教,逊尼派占主导地位。截至 2023 年,沙特阿拉伯人口约 3617 万,其中外籍人口占比较高。沙特是世界上石油储量和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石油产业是其经济的支柱,同时也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重要成员。

中文名沙特阿拉伯王国货币沙特里亚尔
外文名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简称沙特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首都利雅得人口数量约3530万(2024年)
所属洲亚洲国土面积约2250000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沙特阿拉伯地区是阿拉伯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 3000 年就有人类活动。公元 7 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这里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阿拉伯帝国崛起后,该地区处于帝国的统治之下。​

16 世纪起,沙特地区先后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8 世纪中叶,穆罕默德・本・沙特建立了第一沙特王国,后被奥斯曼帝国摧毁。19 世纪,第二沙特王国建立,又因内部纷争等原因衰落。​

20 世纪初,阿卜杜勒・阿齐兹・伊本・沙特率领部众征战,逐步统一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1932 年 9 月 23 日,阿卜杜勒・阿齐兹宣布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自己成为国王。二战后,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沙特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近年来,沙特推行 “2030 愿景” 等改革计划,旨在实现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

地理环境

(一)位置信息​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经纬度范围大致在北纬 15°-32°、东经 34°-55° 之间,占据了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同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在波斯湾和红海均有出海口。​

(二)地形地貌​

沙特阿拉伯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希贾兹 – 阿西尔高原,平均海拔 1000-2000 米,红海沿岸为狭窄平原;中部为纳季德高原,是阿拉伯半岛的核心区域;东部为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是石油资源的主要分布区。沙漠广布,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著名的沙漠有鲁卜哈利沙漠( Empty Quarter ),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之一。境内无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水资源匮乏。​

(三)气候条件​

沙特阿拉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200 毫米。夏季气温极高,白天最高气温可达 50℃以上;冬季气候相对温和,气温一般在 15-25℃之间。昼夜温差较大,风沙天气较多。​

(四)自然资源​

沙特阿拉伯自然资源丰富,最主要的资源是石油,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1/5,主要分布在东部波斯湾沿岸地区。天然气储量也十分丰富,居世界前列。此外,还有金、铜、铁、锡等矿产资源,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是沙特面临的重要资源问题。

行政区划

沙特阿拉伯全国划分为 13 个省,各省下设市、县等行政单位。13 个省分别是利雅得省、麦加省、麦地那省、东部省、卡西姆省、哈伊勒省、阿西尔省、巴哈省、塔布克省、北部边境省、吉赞省、纳季兰省、焦夫省。​

利雅得省是沙特的政治中心,首都利雅得位于该省;麦加省是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所在地,每年吸引数百万穆斯林前来朝觐;东部省是石油资源的主要产区,有重要城市达曼等。

国家象征

(一)国旗​

沙特阿拉伯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 3:2。旗面为绿色,象征着伊斯兰教,旗面上用白色阿拉伯文写着 “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下方有一把白色的宝刀,象征着捍卫宗教信仰和国家的武力。国旗的颜色和图案体现了沙特阿拉伯的宗教信仰和国家精神。​

(二)国徽​

沙特阿拉伯国徽呈绿色,由两把交叉的宝刀和一颗枣椰树组成。枣椰树是沙特阿拉伯的重要植物,象征着生命和繁荣;宝刀象征着捍卫国家和宗教的力量。国徽整体体现了沙特的自然和文化特征。​

(三)国花​

沙特阿拉伯的国花是乌丹玫瑰,这种玫瑰在沙特地区较为常见,花色鲜艳,象征着美丽和坚韧。​

(四)首都​

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的首都,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的纳季德高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利雅得是一座现代化城市,拥有众多的高楼大厦、政府机构、商业中心和文化设施,同时也是沙特王室所在地。

人口情况

截至 2023 年,沙特阿拉伯人口约 3617 万,其中沙特公民约占 62%,外籍人口约占 38%,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南亚、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从事石油、建筑、服务等行业。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利雅得、麦加、麦地那、东部省等城市和地区。​

沙特阿拉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通用英语。伊斯兰教是国家宗教,逊尼派占人口的 85% 左右,什叶派约占 15%,主要分布在东部省。

政治体制

(一)政体​

沙特阿拉伯实行君主专制政体,国王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集立法、行政、司法权于一身。王位继承采用兄终弟及制,由沙特王室家族成员继承。​

(二)国家元首​

现任国王是萨勒曼・本・阿卜杜勒 – 阿齐兹・阿勒沙特(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2015 年即位。王储是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本・阿卜杜勒 – 阿齐兹・阿勒沙特(Mohamme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负责国家的多项重要事务,推动沙特的改革发展。​

(三)政府​

沙特阿拉伯政府由国王任命的内阁组成,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国王的命令和国家的政策。内阁成员包括各部大臣,主要有外交大臣、国防大臣、财政大臣等,协助国王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四)司法机构​

沙特阿拉伯的司法体系以伊斯兰教法为基础,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解释伊斯兰教法。此外,还有各级法院,包括普通法院和宗教法院,宗教法院在处理涉及宗教和家庭事务的案件中具有重要作用。法官由国王任命,必须是伊斯兰教法学者。

经济发展

(一)经济体系​

沙特阿拉伯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经济高度依赖石油产业,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近年来,沙特推行经济多元化改革,旨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发展非石油产业,如制造业、旅游业、金融业等,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经济体系。​

(二)主要产业

1.石油工业:石油工业是沙特经济的支柱产业,包括石油开采、炼制和出口等环节。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阿美石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控制着沙特的石油资源和生产。石油出口是沙特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2.天然气工业: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天然气工业也逐渐兴起,天然气主要用于国内发电、化工等领域,部分用于出口。

3.制造业:制造业是沙特经济多元化的重点发展领域,主要包括石油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政府通过设立工业城等措施吸引投资,推动制造业发展。

4.农业: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但政府通过灌溉等措施发展农业,主要种植小麦、椰枣、蔬菜等作物,畜牧业以养羊、骆驼为主。粮食自给率较低,大部分依赖进口。

5.服务业:服务业包括金融、旅游、物流、零售等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金融业在海湾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利雅得和吉达是重要的金融中心;旅游业方面,除了朝觐旅游,沙特也在积极发展休闲旅游等新业态。

文化特色

(一)语言​

阿拉伯语是沙特阿拉伯的官方语言,属于闪米特语族,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在政府、教育、媒体等领域广泛使用。英语在商业和外交领域也被广泛使用。​

(二)宗教​

伊斯兰教是沙特阿拉伯的国家宗教,对沙特的文化、社会和生活具有深远影响。沙特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法,宗教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每天进行五次礼拜,周五是主麻日,全国放假进行集体礼拜。麦加和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每年吸引全球数百万穆斯林前来朝觐和副朝。​

(三)传统习俗​

沙特阿拉伯的传统习俗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注重礼仪和家庭观念。在社交场合,人们见面时行握手礼或拥抱礼,男性之间可以握手拥抱,女性之间也可以,但男女之间一般不握手。饮食方面,以阿拉伯饮食为主,禁食猪肉和饮酒,喜爱咖啡和茶,椰枣是重要的传统食品。传统服饰方面,男性通常穿着白色长袍和头巾,女性穿着黑色长袍和头巾,以符合伊斯兰教法的要求。​

(四)艺术

1.文学:沙特阿拉伯的文学以阿拉伯文学为基础,早期文学作品多与伊斯兰教相关,如诗歌、散文等,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现代文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涌现出一些著名的作家和诗人。

2.音乐舞蹈:沙特的传统音乐和舞蹈具有浓郁的阿拉伯特色,音乐多使用传统乐器,如乌德琴、鼓等,舞蹈动作热情奔放,如 “Ardah” 舞是沙特著名的传统舞蹈,通常在节日和庆典上表演。

3.建筑:沙特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适应沙漠气候,多用泥土和石头建造,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宗教建筑以清真寺为主,其建筑风格庄严肃穆,如麦加的禁寺和麦地那的先知寺是伊斯兰教的重要建筑,具有极高的宗教和建筑价值。现代建筑则融合了国际风格和本土元素,利雅得等城市有许多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军事力量

沙特阿拉伯的武装力量称为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军组成,总兵力约 23.3 万人(2023 年),其中现役军人约 22.7 万人,预备役约 0.6 万人。国王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

沙特阿拉伯军费开支居世界前列,大量采购先进的武器装备,军事装备现代化水平较高。陆军是最大的军种,装备有坦克、装甲车、火炮等;海军拥有护卫舰、潜艇等装备,负责波斯湾和红海的防务;空军装备有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等。此外,沙特还有国民警卫队等准军事力量。沙特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

社会状况

(一)教育​

沙特阿拉伯重视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体系注重宗教教育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结合,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教义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拥有沙特国王大学、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等知名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近年来,政府也在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医疗​

沙特阿拉伯的医疗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网络,为公民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医疗服务。全国有众多的医院和诊所,医疗设备较为先进,医护人员素质较高。在一些大城市,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政府也在积极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逐步提高,2023 年约为 75 岁。​

(三)基础设施​

沙特阿拉伯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尤其是在石油相关产业和主要城市。交通方面,公路网络发达,连接全国各地;铁路建设相对滞后,但正在逐步发展;航空运输便利,有利雅得国王 Khalid 国际机场、吉达国王阿卜杜勒 – 阿齐兹国际机场等大型国际机场,与世界主要城市有航班往来;港口设施先进,如吉达港、达曼港等是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也十分完善,电力供应充足,互联网普及率较高。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城市建设和交通网络的扩展。​

(四)社会问题​

沙特阿拉伯在社会发展中面临一些问题,如社会性别分工较为传统,女性在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权利曾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虽有改善,但仍存在差距;外籍劳工问题,大量外籍劳工在沙特工作,面临着工资待遇、权益保障等问题;此外,过度依赖石油产业导致经济结构单一,青年失业率较高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外交关系

(一)外交政策​

沙特阿拉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为核心,注重与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沙特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重要成员,通过石油政策影响国际能源市场;同时也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在海湾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与主要国家的关系

1.与美国的关系:沙特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合作广泛,美国是沙特的重要武器供应国,沙特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两国在能源安全和地区稳定等问题上有共同利益,但也存在一些分歧。

2.与中国的关系:中沙两国自 1990 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迅速,在政治、经济、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中国是沙特重要的贸易伙伴和石油出口市场,沙特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国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

3.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沙特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是阿拉伯国家联盟的重要成员,积极推动阿拉伯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协调作用,但与一些国家也存在着利益分歧和竞争。

4.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沙特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有一定的合作与协调;与欧洲国家保持着良好的经贸关系和政治对话;积极发展与亚洲、非洲等地区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旅游资源

(一)著名景点

1.麦加禁寺:位于麦加市,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寺内有克尔白(天房),是穆斯林朝觐的中心,每年吸引数百万穆斯林前来朝觐,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

2.麦地那先知寺:位于麦地那市,是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是穆罕默德的陵墓所在地,寺内建筑宏伟,是穆斯林敬仰的圣地之一。

3.利雅得王国中心大厦:位于利雅得市中心,是利雅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 302 米,集商业、办公、娱乐等功能于一体,顶层有观景台,可以俯瞰利雅得城市全景。

4.吉达喷泉:位于吉达市海滨,是世界上最高的喷泉之一,喷出的水柱高达 312 米,在夜晚灯光的照耀下十分壮观,是吉达的著名景点。

5.欧拉古城:位于沙特西北部,是沙特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考古遗址和历史建筑,展现了阿拉伯半岛的古代文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旅游特色​

沙特阿拉伯的旅游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浓厚的伊斯兰文化和独特的沙漠景观上。宗教旅游是沙特最重要的旅游形式,麦加和麦地那的朝觐活动吸引着全球穆斯林;此外,沙漠探险、古城游览、现代都市观光等也是沙特的旅游特色。沙特的传统美食、手工艺品等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三)旅游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沙特阿拉伯的旅游业以宗教旅游为主,近年来,为实现经济多元化,沙特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开放了旅游签证,大力开发非宗教旅游资源,如沙漠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政府投资建设了多个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改善旅游环境,吸引国内外游客。随着 “2030 愿景” 的推进,沙特旅游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

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