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

简介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 “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约 17508 个岛屿组成,素有 “千岛之国” 之称。其疆域横跨亚洲和大洋洲,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接壤,周边濒临太平洋、印度洋、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海域。国土面积约 191.35 万平方公里,首都为雅加达,现正计划将首都迁至努桑塔拉。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约 87% 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 2023 年,人口约 2.76 亿,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创始成员国,也是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在东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文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货币印度尼西亚盾
外文名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官方语言印度尼西亚语
简称印度尼西亚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首都努山塔拉人口数量约2.81亿(2024年)
所属洲亚洲国土面积约1913578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印尼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 2 世纪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公元 3-7 世纪,出现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如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和爪哇的满者伯夷王国,它们在东南亚地区曾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是当时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中心。​

15 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印尼。17 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渐控制了印尼的大部分地区,对印尼进行了长达 300 多年的殖民统治,掠夺当地的资源,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

20 世纪初,印尼民族解放运动兴起。1942 年,日本占领印尼,取代了荷兰的殖民统治。1945 年 8 月 17 日,印尼宣告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但荷兰不甘心失去殖民地,先后发动两次殖民战争。1949 年,荷兰被迫承认印尼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1950 年改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独立后,印尼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和政权更迭,如 “9・30” 事件、苏哈托执政时期等。近年来,印尼政治逐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

地理环境

(一)位置信息​

印尼位于东经 94°-141°、南纬 6°- 北纬 11° 之间,地跨赤道,处于亚洲和大洋洲的交界处,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等重要海峡位于其周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二)地形地貌​

印尼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由于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印尼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 400 座火山,其中活火山 129 座,著名的活火山有喀拉喀托火山、默拉皮火山等。岛屿之间多海峡和海湾,海岸线漫长,约 5.4 万公里。​

(三)气候条件​

印尼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约 25-27℃,年平均降水量在 2000 毫米以上。由于岛屿众多且地形复杂,不同地区的气候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地区有短暂的干季。​

(四)自然资源​

印尼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土矿、镍、铜等,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居东南亚前列,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约 54%,盛产铁木、檀木、乌木等珍贵木材。此外,印尼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海域广阔,鱼类品种繁多。

行政区划

印尼全国划分为 38 个省(截至 2023 年),省下设县和市。重要的省包括爪哇岛的西爪哇省、中爪哇省、东爪哇省,苏门答腊岛的北苏门答腊省、南苏门答腊省,以及巴厘省等。​

重要城市有首都雅加达,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之一;泗水是东爪哇省省会,印尼第二大城市,重要的工业和港口城市;万隆是西爪哇省省会,以纺织业和教育业闻名,1955 年曾举办万隆会议;棉兰是北苏门答腊省省会,印尼第三大城市,重要的贸易中心;登巴萨是巴厘省省会,著名的旅游城市。

国家象征

(一)国旗​

印尼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 3:2。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着勇气、革命和民族独立,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平和公正。​

(二)国徽​

印尼国徽为一只展翅的神鹰,神鹰胸前有一个盾牌,盾牌上有五幅图案,分别代表国家的五个主要岛屿: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和伊里安查亚。神鹰的双爪抓着一条绶带,上面用印尼文写着 “殊途同归”,象征着印尼各民族团结一心。​

(三)国花​

印尼的国花是茉莉花,茉莉花象征着纯洁、高雅和友谊,在印尼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常被用于宗教仪式和重要庆典。​

(四)国鸟​

印尼的国鸟是爪哇鹰雕,爪哇鹰雕是印尼特有的猛禽,象征着力量和自由。​

(五)首都​

雅加达是印尼的首都,位于爪哇岛西北海岸,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由于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印尼政府计划将首都迁至东加里曼丹省的努桑塔拉。

人口情况

截至 2023 年,印尼人口约 2.76 亿,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人口密度不均,主要集中在爪哇岛,该岛居住了全国约 60% 的人口。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数百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总人口的 40%,巽他族占 14%,马都拉族占 7.5%,马来族占 7.5%,其他民族占 31%。​

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是在马来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全国范围内通用。此外,各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约有 300 多种。宗教方面,约 87% 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此外还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印度教、佛教等信徒,其中巴厘岛以信奉印度教为主。

政治体制

(一)政体​

印尼实行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二)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 5 年,可连任一次。总统负责组织内阁,制定国家政策,领导国家行政事务。现任总统是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

(三)议会​

印尼议会实行两院制,由人民代表会议(DPR)和地方代表理事会(DPD)组成。人民代表会议是国家立法机关,有 575 名议员,由选举产生,任期 5 年,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批准国家预算、监督政府工作等。地方代表理事会有 136 名议员,代表各地区利益,参与讨论涉及地方自治的法律草案等,任期 5 年。​

(四)司法机构​

印尼的司法机构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构,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负责审理各类上诉案件。此外,还有宪法法院,负责审查法律是否符合宪法,以及解决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争议等。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

经济发展

(一)经济体系​

印尼是一个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以农业、制造业、采矿业和服务业为主要支柱。近年来,印尼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但也面临着贫富差距大、基础设施落后、失业率较高等问题。​

(二)主要产业

1.农业:农业在印尼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3% 左右,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 30% 以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棕榈油、橡胶、咖啡、可可等,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重要的橡胶、咖啡生产国。

2.采矿业:采矿业是印尼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0% 左右,主要开采石油、天然气、煤、锡、镍等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煤、镍等矿产资源的出口量也居世界前列。

3.制造业:制造业是印尼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0% 左右,主要包括纺织、服装、电子、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近年来,印尼政府积极吸引外资,推动制造业发展,努力实现工业化。

4.服务业:服务业是印尼经济的最大部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7% 左右,包括旅游、金融、贸易、运输、电信等领域。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重要贡献。

文化特色

(一)语言​

印尼的官方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它是以马来语为基础,吸收了其他民族语言和外语词汇形成的,在全国范围内通用,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此外,印尼各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如爪哇语、巽他语、马都拉语等,约有 300 多种,反映了印尼丰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

(二)宗教​

印尼是一个多宗教国家,约 87% 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印尼的文化、社会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清真寺遍布全国各地,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是重要的节日。此外,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印度教、佛教等也有一定的信徒,其中巴厘岛的印度教文化独具特色,寺庙众多,宗教仪式丰富多彩。​

(三)传统习俗​

印尼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因民族和地区而异。在社交礼仪方面,印尼人注重礼貌和尊重,见面时通常行握手礼,对长辈行鞠躬礼。在饮食文化方面,印尼菜口味浓郁,喜欢使用咖喱、椰浆等调料,著名的美食有沙爹、印尼炒饭、巴东牛肉等。在节日方面,除了宗教节日,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如巴厘岛的安宁日(Nyepi),这一天人们禁食、禁声、禁光,反思过去,祈求平安。​

(四)艺术

1.文学:印尼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学以民间故事、史诗为主,如《马来纪年》是东南亚著名的史诗之一。近现代文学受西方文学影响,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反映了印尼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

2.音乐舞蹈:印尼的音乐和舞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传统音乐使用甘美兰(一种以打击乐器为主的合奏乐队)等乐器,旋律优美动听。传统舞蹈种类繁多,如巴厘岛的凯卡克舞(Kecak),是一种无伴奏的合唱舞蹈,表演时模仿猴子的动作,讲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爪哇岛的哇扬舞(Wayang),包括皮影戏和人偶戏等,是印尼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之一。

3.建筑:印尼的建筑风格多样,融合了本土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元素。巴厘岛的印度教寺庙建筑精美,如乌布皇宫、 tanah lot 神庙等,以其独特的雕刻和布局闻名;爪哇岛的婆罗浮屠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遗址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古代印尼高超的建筑艺术。

4.手工艺:印尼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如巴厘岛的木雕、银器,苏门答腊的蜡染(Batik),爪哇岛的皮影戏偶等,这些手工艺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印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游客喜爱。

军事力量

印尼的武装力量称为印度尼西亚国民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总兵力约 39.5 万人(2023 年),其中陆军约 30 万人,海军约 6.5 万人,空军约 3 万人。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通过国防部对军队实施指挥。​

陆军是印尼武装力量中规模最大的军种,装备有坦克、装甲车、火炮等武器装备,主要负责陆地防御任务。海军拥有护卫舰、潜艇、巡逻艇等舰艇,以及海军陆战队,负责维护印尼的海上安全和利益,由于印尼是群岛国家,海军在国防中具有重要地位。空军装备有战斗机、运输机、直升机等飞机,具备空中作战和支援能力。​

印尼重视军事现代化建设,不断从国外进口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时也在努力发展本国的国防工业。印尼积极参与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合作,是东盟防务合作的重要成员。

社会状况

(一)教育​

印尼实行 9 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 6 年、初中 3 年),但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印尼的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发展,拥有印度尼西亚大学、加查马达大学等知名高校,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印尼的识字率约为 96.02%(2022 年)。​

(二)医疗​

印尼的医疗体系由公立医疗和私立医疗两部分组成。公立医疗由政府提供,覆盖范围较广,但医疗资源匮乏,服务质量较低;私立医疗条件较好,但费用较高。印尼的人均预期寿命约为 69.2 岁(2022 年),婴儿死亡率和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公共卫生体系有待完善。​

(三)基础设施​

印尼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交通方面,公路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但高等级公路较少,主要集中在爪哇岛等发达地区;铁路里程较短,设施陈旧;航空运输发展较快,拥有多个国际机场,如雅加达苏加诺 – 哈达国际机场、登巴萨努拉・莱伊国际机场等;海运在岛国交通中具有重要地位,拥有众多港口,如雅加达港、泗水港等。​

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也有待改善,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在不断提高,但农村地区的通信条件仍然较差;能源供应存在地区不平衡,部分地区电力短缺问题突出。​

(四)社会问题​

印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1.贫困问题:尽管印尼经济有所发展,但贫困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岛屿,大量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贫富差距: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爪哇岛等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3.民族和宗教矛盾:印尼是多民族、多宗教国家,民族和宗教矛盾时有发生,如某些地区的宗教冲突和民族分离主义活动,影响了社会稳定。

4.人口问题:印尼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给资源、环境、就业、教育、医疗等带来了巨大压力。

5.环境问题:由于过度开发、森林砍伐、工业污染等原因,印尼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森林火灾、空气污染、海洋污染等。

外交关系

(一)外交政策​

印尼奉行独立自主的积极外交政策,注重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致力于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追求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创始成员国和核心成员,将东盟合作视为外交政策的基石,同时也重视与大国的关系,推行 “大国平衡” 战略。​

(二)与主要国家的关系

1.与中国的关系:中印(尼)两国自 1950 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是印尼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两国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开展了多项合作项目,如雅万高铁等。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2.与美国的关系:印尼与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有一定的合作,美国是印尼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但两国在人权、宗教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印尼在外交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3.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印尼是东盟的重要成员,与东盟其他国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积极推动东盟一体化进程,在东盟内部发挥着领导作用,致力于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4.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印尼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两国在经贸、安全等领域有一定的合作,但也存在一些分歧,如难民问题、海洋边界问题等。近年来,两国关系逐渐改善,合作不断加强。

旅游资源

(一)著名景点

1.巴厘岛:位于爪哇岛东部,是印尼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美丽的海滩、独特的印度教文化、精美的寺庙和热情的人民而闻名于世。岛上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乌布艺术村,是巴厘岛的文化中心,聚集了众多艺术家和手工艺人,有许多画廊、博物馆和手工艺品商店;库塔海滩是著名的冲浪胜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冲浪爱好者;海神庙建在海边的一块巨大岩石上,涨潮时寺庙被海水环绕,景色壮观,是巴厘岛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2.婆罗浮屠:位于中爪哇省,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遗址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婆罗浮屠建于公元 8-9 世纪,由近 200 万块火山岩砌成,共有九层,底层是方形基座,上面是四层方形平台和三层圆形平台,顶部是一座巨大的佛塔。平台上雕刻着精美的浮雕,讲述了佛教的故事和教义,总长度超过 3 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浮雕之一。婆罗浮屠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也是古代印尼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和朝拜。

3.科莫多岛:位于东努沙登加拉省,是科莫多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科莫多岛因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蜥蜴 —— 科莫多龙而闻名于世,科莫多龙是现存最大的蜥蜴,体型庞大,性情凶猛,是印尼特有的物种。岛上还有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物,是潜水和生态旅游的胜地。

4.日惹:位于中爪哇省,是印尼的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除了婆罗浮屠,日惹还有普兰巴南神庙,是印尼最大的印度教神庙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神庙建筑精美,雕刻细腻,展现了古代印尼的印度教文化;日惹苏丹王宫是日惹苏丹的住所,保留了传统的爪哇建筑风格和文化习俗,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爪哇王室的历史和生活。

5.Raja Ampat(四王群岛):位于西巴布亚省,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域之一,被称为 “潜水者的天堂”。四王群岛由 1500 多个小岛组成,海水清澈见底,珊瑚礁发育良好,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类、海龟、海豚等海洋生物,是潜水、浮潜和海洋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二)旅游特色​

印尼的旅游特色丰富多样,融合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1.海岛度假:印尼是群岛国家,拥有众多美丽的海岛,如巴厘岛、 Lombok(龙目岛)、Sulawesi(苏拉威西岛)等,这些海岛有洁白的沙滩、蔚蓝的海水、清澈的天空,是度假、休闲、潜水的胜地,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

2.文化探索:印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古代的佛教遗址婆罗浮屠、印度教神庙普兰巴南,到现代的巴厘岛印度教文化、爪哇岛的伊斯兰文化,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印尼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感受文化的多样性。

3.生态旅游:印尼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如科莫多国家公园、四王群岛、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等,这些地方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旅行、野生动物观察、潜水等活动,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民俗体验:印尼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如巴厘岛的传统舞蹈、音乐表演,苏门答腊的巴塔克族文化,爪哇岛的皮影戏等,游客可以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体验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三)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业是印尼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印尼的经济增长、就业和外汇收入有着重要的贡献。印尼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2019 年,印尼接待外国游客约 1611 万人次,旅游收入约 210 亿美元。但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业遭受重创,近年来逐渐恢复。印尼的旅游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问题等,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未来,印尼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制定更加优惠的旅游政策,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改善旅游环境,使印尼成为全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印尼也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