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朗)

简介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核心地带。国土面积约 164.5 万平方公里,是中东地区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其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东连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是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的重要枢纽。首都为德黑兰。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家宗教,其中什叶派占绝大多数(约 90%),逊尼派占少数。截至 2023 年,伊朗人口约 8500 万,是中东地区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伊朗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能源、军事等领域具有一定实力,是地区重要的国家之一。

中文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货币里亚尔
外文名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官方语言波斯语
简称伊朗政治体制伊斯兰共和制
首都德黑兰人口数量约9241万(2025年)
所属洲亚洲国土面积约1645000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伊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3000 年左右的埃兰文明。​

公元前 6 世纪,居鲁士大帝建立了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前 330 年,波斯帝国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灭,随后经历了塞琉古王朝、帕提亚帝国(安息)等时期。​

公元 224 年,萨珊王朝建立,波斯文明迎来又一个鼎盛时期,与罗马帝国长期对峙。7 世纪,阿拉伯人入侵,伊朗开始伊斯兰化,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文化逐渐融合。此后,伊朗先后被突厥人、蒙古人等统治,经历了塞尔柱帝国、伊尔汗国、帖木儿帝国等时期。​

16 世纪,萨法维王朝建立,正式确立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家宗教,奠定了现代伊朗的宗教基础。18 世纪至 19 世纪,伊朗国力逐渐衰落,成为英俄等国的争夺对象。20 世纪初,伊朗进行了立宪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925 年,巴列维王朝建立,推行现代化改革,但也存在诸多社会问题。​

1979 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国家最高领袖,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此后,伊朗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紧张,经历了两伊战争(1980-1988 年)等重大事件,国家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地理环境

(一)位置信息​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纬 25°-40°、东经 44°-63° 之间,地处中东腹地,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扼守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伊朗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中东、中亚、南亚和高加索地区的交通要冲。​

(二)地形地貌​

伊朗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伊朗高原,平均海拔约 1000 米。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了许多沙漠,如卡维尔盐漠和卢特沙漠,其中卢特沙漠是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之一。北部有厄尔布尔士山脉,主峰德马万德山海拔 5671 米,是伊朗的最高峰,也是中东地区的最高峰。西部有扎格罗斯山脉,绵延数千公里,是伊朗与伊拉克的天然分界线。伊朗河流多为内流河,主要河流有卡伦河、阿拉伯河等,水资源相对匮乏。​

(三)气候条件​

伊朗气候复杂多样,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具有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的特点。北部里海沿岸地区属于温带湿润气候,降水充沛,气候温和;南部波斯湾沿岸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中部高原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昼夜温差极大。​

(四)自然资源​

伊朗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能源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10%,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18%,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此外,伊朗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铜、锌、铅、金、铀等,其中铜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里海沿岸地区,以阔叶林为主。

行政区划

伊朗全国划分为 31 个省(Ostan),省下设县、区、乡等行政单位。各省由省长负责管理,省长由中央政府任命。​

重要的省份包括德黑兰省(首都所在地)、伊斯法罕省、法尔斯省、东阿塞拜疆省等。重要城市有首都德黑兰,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伊斯法罕是伊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精美的建筑和手工艺品闻名;设拉子是法尔斯省省会,是波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马什哈德是伊朗东部的重要城市,也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圣地之一。

国家象征

(一)国旗​

伊朗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 3:2。旗面由绿、白、红三色横条组成,中间白色横条上有红色的伊朗国徽图案,白色横条上下边各有一行阿拉伯文,内容为 “真主伟大”,共重复 11 次,分别代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月份(伊斯兰历 11 月)。绿色象征着伊斯兰教和生命,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和平,红色象征着勇气和牺牲。​

(二)国徽​

伊朗国徽由四弯新月和一把宝剑组成。四弯新月代表伊斯兰教的四大先知,宝剑象征着力量和自卫。新月和宝剑环绕着一本打开的《古兰经》,象征着伊斯兰教是伊朗的立国基础。国徽整体体现了伊朗的宗教信仰和国家精神。​

(三)国花​

伊朗的国花是蔷薇,蔷薇在伊朗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象征着美丽、爱情和纯洁,深受伊朗人民的喜爱。​

(四)首都​

德黑兰是伊朗的首都,位于伊朗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德黑兰是伊朗的政治中心,政府机构、外国使馆等集中于此;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工业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博物馆和艺术画廊。

人口情况

截至 2023 年,伊朗人口约 8500 万,是中东地区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不均,主要集中在北部里海沿岸、中部高原和城市地区。伊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波斯族是主体民族,约占总人口的 66%,此外还有阿塞拜疆族(约 25%)、库尔德族(约 7%)、阿拉伯族等少数民族。​

官方语言为波斯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是伊朗的通用语言和文学语言。伊斯兰教是国家宗教,90% 以上的居民信奉什叶派伊斯兰教,其中十二伊玛目派占绝大多数,逊尼派约占 9%,此外还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琐罗亚斯德教等。

政治体制

(一)政体​

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制,伊斯兰教是国家的指导思想,最高领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最高权力。国家政权分为宗教领袖系统和行政系统,两者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

(二)国家元首​

最高领袖是伊朗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拥有广泛的权力,包括任命军队高级将领、司法首脑、国家广播电视台负责人等,批准总统候选人资格和总统任命,在国家重大问题上拥有最终决策权。现任最高领袖是阿里・哈梅内伊(Ali Khamenei),1989 年当选,一直任职至今。​

(三)政府首脑​

总统是伊朗的政府首脑,负责国家的行政事务,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 4 年,可连任一次。总统负责组织内阁,执行国家政策,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但总统的权力受到最高领袖的制约。现任总统是易卜拉欣・莱希(Ebrahim Raisi),2021 年当选。​

(四)议会​

伊朗议会称伊斯兰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共有 290 名议员,由选举产生,任期 4 年。议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审批国家预算、监督政府工作等。议会通过的法律需经 Guardian Council(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后方能生效。​

(五)司法机构​

伊朗的司法机构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机构,最高司法委员会是最高司法机关,负责管理全国的司法事务,由最高领袖任命的首席法官主持。司法系统包括最高法院、总检察院和各级地方法院,负责审理各类案件,维护法律的实施。

经济发展

(一)经济体系​

伊朗是一个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以石油、天然气、制造业、农业等为主要支柱。由于长期受到国际制裁,伊朗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通货膨胀率较高,失业率上升,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伊朗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非石油产业,以减少对石油出口的依赖。​

(二)主要产业

1.能源产业:能源产业是伊朗经济的支柱产业,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加工和出口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政府收入的一半以上。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对国际能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2.制造业:制造业是伊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石油化工产业较为发达,能够生产各种石化产品;汽车制造业在中东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生产多种型号的汽车。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3.农业:农业在伊朗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0% 左右,就业人口约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 20%。伊朗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棉花、甜菜、水果等,其中小麦和大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伊朗是世界上重要的开心果、石榴、葡萄等水果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和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粮食自给率有待提高。

4.服务业:服务业包括金融、贸易、旅游、运输等领域,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0% 左右。但由于国际制裁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文化特色

(一)语言​

波斯语是伊朗的官方语言,也是伊朗最主要的语言,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波斯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学遗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除了波斯语,伊朗的少数民族还使用阿塞拜疆语、库尔德语、阿拉伯语等语言。​

(二)宗教​

伊斯兰教是伊朗的国家宗教,对伊朗的文化、社会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伊朗的伊斯兰教以什叶派为主,十二伊玛目派是什叶派的主要分支,其教义和信仰在伊朗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宗教活动在伊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天进行五次礼拜,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是伊朗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三)传统习俗​

伊朗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信仰。在社交礼仪方面,伊朗人注重礼貌和尊重,见面时通常行握手礼,亲朋好友之间会拥抱或亲吻脸颊。在家庭观念上,伊朗家庭非常重视亲情,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尊重长辈是传统习俗中的重要部分。在饮食文化方面,伊朗美食以米饭、面食、肉类(牛肉、羊肉、鸡肉)、蔬菜和水果为主,口味独特,如 “抓饭”(Chelow Kebab)是伊朗著名的传统美食,由米饭和烤肉组成,配以各种调料。伊朗人不食猪肉,不饮酒,这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在传统服饰方面,伊朗女性通常穿着长袍和头巾,以符合伊斯兰教的着装要求;男性则穿着宽松的长裤和长袍。​

(四)艺术

1.文学:伊朗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成就,波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波斯文学以诗歌为主,著名的诗人有菲尔多西、萨迪、哈菲兹等,他们的作品如《列王纪》《蔷薇园》《诗集》等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伊朗文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2.音乐舞蹈:伊朗传统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以 “达斯特加赫”(调式)为基础,使用塔尔琴、桑图尔琴、纳伊笛等传统乐器,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感染力。伊朗的传统舞蹈也极具特色,如 “恰尔舞” 是伊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动作优美,节奏明快,通常在节日和庆典上表演。

3.建筑:伊朗建筑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融合了波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特点。古代波斯建筑以宫殿、神庙和陵墓为主,如波斯波利斯遗址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宫殿遗址,建筑宏伟壮观,雕刻精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伊斯兰时期的建筑以清真寺、宣礼塔和宗教学校为主,如伊斯法罕的伊玛目清真寺,以其精美的瓷砖装饰、宏伟的穹顶和高耸的宣礼塔而闻名于世,是伊斯兰建筑的经典之作。

4.手工艺:伊朗的手工艺有着精湛的技艺和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如地毯编织、陶瓷、金属工艺、刺绣、木雕等。伊朗地毯以其精美的图案、鲜艳的色彩和优质的质地而闻名世界,是伊朗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其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军事力量

伊朗的武装力量称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武装力量,由军队、革命卫队和警察部队组成,总兵力约 60.4 万人(2023 年),其中军队约 35 万人,革命卫队约 12.5 万人,警察部队约 12.9 万人。最高领袖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军队是伊朗的常规武装力量,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陆军是规模最大的军种,装备有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等武器装备;海军拥有护卫舰、潜艇、导弹快艇等舰艇,负责维护伊朗的海上安全,尤其是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空军装备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飞机,具备一定的空中作战能力。​

革命卫队是伊朗特有的武装力量,成立于 1979 年伊斯兰革命后,负责保护伊斯兰政权,在国内安全和国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自己的陆军、海军和空军,装备有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导弹、无人机等。​

伊朗非常重视军事自主研发,在导弹技术、无人机研发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拥有多种型号的导弹,包括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具有较远的射程和一定的打击能力。

社会状况

(一)教育​

伊朗重视教育事业,实行免费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体系注重宗教教育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结合,波斯语是主要的教学语言。伊朗的识字率较高,约为 86%。​

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如德黑兰大学、伊斯法罕大学等,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女性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比例较高。​

(二)医疗​

伊朗的医疗体系由公立医疗和私立医疗两部分组成。政府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网络,包括医院、诊所和卫生中心。伊朗的医疗技术在中东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在一些领域如心脏外科、眼科等具有一定的实力。​

人均预期寿命约为 76 岁,婴儿死亡率逐渐下降。但由于经济制裁等因素,医疗设备和药品的供应面临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三)基础设施​

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长期的经济制裁和资金短缺,部分设施老化,发展相对滞后。​

交通方面,公路网络较为发达,连接了全国各地的主要城市和地区;铁路建设相对缓慢,里程较短;航空运输较为便利,拥有多个国际机场,如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是伊朗最大的机场,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航班往来;海运主要依靠波斯湾和阿曼湾的港口,如阿巴斯港是伊朗重要的国际港口。​

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电力供应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有一定的发展,但速度和覆盖率有待提高。​

(四)社会问题​

伊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经济问题:由于长期受到国际制裁,伊朗经济发展困难,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上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较高,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压力。

2.性别平等问题:尽管伊朗女性在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仍面临不平等。在就业、参政、社会活动等领域,女性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传统观念和宗教教义对女性的角色定位仍有较大影响,性别平等仍是伊朗社会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3.民族问题:伊朗是多民族国家,尽管波斯族占主体,但少数民族如阿塞拜疆族、库尔德族等在文化、语言等方面有自身特色,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矛盾,民族问题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挑战。

4.人口问题:伊朗人口增长较快,人口结构较为年轻,给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带来较大压力,如何合理规划人口发展,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是伊朗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外交关系

(一)外交政策​

伊朗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部干涉、推动伊斯兰合作、捍卫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主要目标。伊朗强调基于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同时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伊朗将发展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参与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多边伊斯兰国际组织的活动,推动伊斯兰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地区事务中,伊朗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参与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如伊拉克问题、叙利亚危机等,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二)与主要国家的关系

1.与美国的关系:伊朗与美国的关系长期紧张。1979 年伊斯兰革命后,两国断交,此后在诸多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如核问题、地区影响力等。美国对伊朗实施了长期的经济制裁,双方关系紧张对地区和国际局势产生了一定影响。尽管两国在某些领域存在利益交汇点,但整体关系仍处于紧张状态。

2.与俄罗斯的关系:伊朗与俄罗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调,共同应对一些国际问题,如反对西方干涉叙利亚等。俄罗斯是伊朗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军事技术合作对象,双方的合作对两国的发展和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与中国的关系:中伊两国自 1971 年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顺利,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是伊朗重要的贸易伙伴和能源合作对象,两国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开展了多项务实合作,如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协调。

4.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伊朗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复杂多样。与伊拉克在历史、宗教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双方在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与土耳其在地区事务中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与巴基斯坦保持着传统友好关系,在反恐等领域开展合作;与阿富汗在边境安全、难民等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合作与协调,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旅游资源

(一)著名景点

1.波斯波利斯:位于伊朗法尔斯省,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宫殿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波斯波利斯是波斯帝国的象征,宫殿建筑宏伟壮观,雕刻精美,展现了古代波斯帝国的强大和辉煌,是伊朗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2.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位于伊斯法罕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广场周围环绕着伊玛目清真寺、阿里・卡普宫、皇家集市等建筑,这些建筑风格独特,装饰华丽,体现了波斯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3.伊玛目清真寺(伊斯法罕):是伊朗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旁边,以其精美的瓷砖装饰、宏伟的穹顶和高耸的宣礼塔而闻名于世。清真寺的内部装饰华丽,墙壁上镶嵌着各种彩色瓷砖,图案精美,是伊斯兰建筑的杰作。

4.设拉子的粉红清真寺:正式名称为莫克清真寺,因清真寺内部墙壁和穹顶大量使用粉红色瓷砖装饰而得名。清真寺的设计独特,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窗洒入寺内,与粉红色的瓷砖相互映衬,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是设拉子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5.马什哈德的伊玛目礼萨圣地: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重要圣地之一,位于马什哈德市,是伊朗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圣地内有伊玛目礼萨的陵墓,每年吸引数百万穆斯林前来朝觐和祈祷,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

(二)旅游特色​

伊朗的旅游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宗教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上。

1.历史文化之旅:伊朗是文明古国,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波斯波利斯、伊斯法罕的古建筑等,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伊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宗教文化体验:作为伊斯兰教什叶派的重要国家,伊朗的宗教文化独具特色,游客可以参观清真寺、圣地等,感受浓厚的宗教氛围,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习俗。

3.自然风光欣赏:伊朗的自然风光多样,有壮丽的山脉、广袤的沙漠、美丽的湖泊等,如厄尔布尔士山脉的雪山、卢特沙漠的奇特地貌等,吸引着喜欢探险和自然风光的游客。

4.手工艺品购物:伊朗的手工艺品精美独特,如地毯、陶瓷、金属制品等,是游客购物的热门选择,这些手工艺品体现了伊朗人民的智慧和精湛技艺。

(三)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业是伊朗经济的潜在增长点之一,伊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国际制裁、地区安全局势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伊朗政府逐渐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国游客,如简化签证手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等。​

随着国际社会对伊朗制裁的逐步缓解和地区安全局势的稳定,伊朗旅游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未来,伊朗将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评论抢沙发